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接触镜,可通过对角膜产生的机械压迫、泪液负压和眼睑压迫作用,改变角膜的曲率,使视网膜中周边屈光状态逐渐变正常,进而暂时性降低近视屈光度,最终达到改善近视、提高裸眼视力的目的。角膜塑形镜是目前临床控制近视进展的重要方法,但部分近视患者不适合佩戴角膜塑形镜,故一般建议希望通过佩戴角膜塑形镜改善近视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咨询佩戴,以免影响眼部健康。
黄斑水肿是指由于炎症、肿瘤、外伤和变性等不同病因造成的黄斑区水肿视网膜增厚。通常由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和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等多种病因引起。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有关,是造成视力下降主要原因之一。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中心全层神经上皮缺失。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特发性黄斑裂孔和继发性黄斑裂孔,前者较常见于老年女性,其发病原因尚不明,后者则多继发于眼挫伤、长期黄斑囊样变性破裂等,其临床改变与其原发病有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常被称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指一系列由糖尿病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引起的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激光治疗、冷凝治疗等,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患者需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必要时需遵医嘱接受视网膜激光治疗和玻璃体手术等。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种眼部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视网膜静脉的部分或全部阻塞,导致视网膜血流受限和缺氧。阻塞可能发生在视网膜的任何静脉部位,通常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两种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通常与多种全身性和局部性危险因素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青光眼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等。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视网膜是眼睛后方的一层非常薄的神经组织。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从附着的部位脱落类疾病称为视网膜脱落。